文章图片标题

核心论文发表—中医学之生命的价值

分类:论文特快发表 作者:admin 评论:0 点击: 771 次

摘要: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前者强调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以人为中心的互存性,成为中医学的精神气质;而后者基于整体层次的辨证论治,表明中医学不仅是着眼于病证更是指向人的个性化实践,这种以人的健康为指归的实践性,是中医学的生存命脉。二者构成中医学的生命价值,成为中医学知识体系的核心价值。
  
  关键词:整体观念;互存性;实践性;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一直被认为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思想方法,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养生、防治等各个领域。辨证论治是中医学临床实践的主要技术方法,是中医认识疾病、治疗疾病以及养生保健的基本原则。在当今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如何理解和认识这些基本特点?在生物一心理一社会的综合医学模式的构架下,这些特点是否仍是中医学的价值取向,其价值又如何体现?中医学发展至今,什么是它的生存之本,其生命价值何在?
   
  整体是指各个局部的统一性、完整性、联系性。中医学的整体观,通常表述为3个观点,即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人与社会环境的整体性。由此,不难看出,中医理论体系中的整体观的突出表现,在于强调相互关系。究其本真,乃是事物之间或现象之间的互存关系。回顾中医学知识体系,这种互存性,无不体现于各种学说和各种技术。
  
  阴阳学说作为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之一,在描述阴阳的概念时,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强调阴阳二者的相关性。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阴阳学说的核心,如阴阳对立制约,阴平阳秘;阴阳互根互用,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孤阴不生,独阳不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阳消长平衡,阴消阳长阳消阴长;阴阳相互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等。
  
  五行学说亦是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之一,它以木、火、土、金、水之间的相生、相克和制化说明五行之间的正常关系,以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阐述五行之间的异常状态。从而将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以阐释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功能之间、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例如,从水火既济、精神互用、君相安位3个方面来阐发心肾相交,反映了心与肾在生理上的关系;同时也提示心肾不交时,心与肾之间可能存在的水火、阴阳、精神的动态平衡失调。《灵枢路本藏》日: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充分说明,虽然六腑的生理功能各不相同,但在饮食物的传化和津液的输布过程中,腑与腑之间在生理上协调一致,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脏腑之间存在着一脏一腑阴阳表里相应的脏腑相合关系,如脾与胃的关系,表现出纳运协调、升降相因和燥湿相济的特点,二者共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精气、血、津液、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不仅各占有重要的位置,有各自的功能,而且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如临床使用的当归补血汤,黄芪(补气)与当归(补血)的用量之比为5:1,是气能生血理论的具体运用。
  经络学说从多方面说明脏腑之间的关系。如十二经脉与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表里经脉之间有直接交接。十二经别通过离、人、出、合,尤其通过阴经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经别,阳经经别合于本经,而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此外,十五络脉通过阴经别络走向阳经,阳经别络走向阴经的途径而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
  
  体质学说认为,体质是人体禀受于先天,调养于后天,在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人体个性特征。它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体现了形神合一的整体观。
  
  病因学说中对外感病因六淫的认识,则以自然界的气候特点进行类比。例如从自然界的风的性质动一风邪的致病特点(动摇不定)一临床表现(昏仆、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震颤、拘挛、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形象地展示了风性主动的生理病理关系。又如痰饮,是人体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而其形成原因却与外感六淫、七情内伤、饮食不节等而导致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系。
  
  病机学说中的疾病传变机理,更是研究了不同阶段病理变化的联系规律。如《难经路七十七难》日: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从而在治疗肝病的基础上,强调补脾健脾。防治原则方面,中医学素来重视养性调神。《素问路疏五过论》日: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日脱营;尝富后贫,名日失精;五气流连,病有所并。表明个人社会地位改变,使人的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健康。所以《素问路上古天真论》日: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当今医学所谓的现代病,诸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溃疡病、糖尿病、肿瘤等,正是人与社会环境相关性的具体体现。这类心身疾病不是精神病或神经症,而是一类有躯体症状和体征,与社会紧张刺激、遗传因素、人格特征和情绪有关的躯体疾病。
  
  处方用药的理论,亦是充分考虑相互关系。例如补气的基本方四君子汤,人参为君,白术为臣,炙甘草为使,3味药均为补气药。可为什么还会佐以利水渗湿的茯苓?这主要是因为脾有喜燥恶湿的生理特性。脾有运化水液的功能,但脾燥则升,而内湿、外湿皆易困遏脾,即脾生湿湿困脾,所以临床上常见健脾和利湿同治。是其理也。
  
  中医学的这种富含相互关系的知识体系,正是认识到了事物的复杂性与多元化,并以之来探索和阐述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协调,也以之来分析和判断协调平衡打破后的相互影响。中医学的互存性,使复杂的人以及与人相关的复杂环境构成一条生命链,通过不断调节生命链上的各个局部、各个方面或各个节点而趋向整体协调一致,平衡发展。这种互存性,在多元化医学模式的当今,更凸显其以人为本的精神气质,成为中医学的灵魂。
 
  然而,这些美好愿望的实现在数字化进程中却举步维艰,也广受质疑。不仅是学者,即使是普通老百姓也想了解中医的奥妙,想知晓中医的气究竟是指什么,想瞧瞧经络又是什么样子。中医学的整体观是古典的、宏观的、模糊的、抽象的,它使得中医的理论缺乏对具体细节的把握,更无法微观地阐明。中医学的精神气质在现代化背景下显现出瑕疵。可尽管如此,互存性的思想方法却使中医能够在无法确定细节的情形下依然可以进行分析和处置,可以积累临床经验。于是,我们不禁反思,中医学这种互存性的整体观是否可以变得具体、确切,而具备现代的、数字化的意义?我们应不应该朝这一方向努力,又如何朝这一方向努力?中医学的车轮会不会在我们的努力下朝这一目标驶去,又该不该朝这一目标驶去?
  
   实践性鈥斺中医学之生存命脉中医学是一门传统医学,但更是一类技术,需要用于临床实践,需要在临床实践中求得发展,臻于至善。中医学的互存性,不仅着眼于各个局部,更关注与局部相关的整个环境和所有方面。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当我们在认识生命现象、处理生命现象时,不只是以单一的、某个局部的模式,而是以多样的、多个局部整体协调的方式处置生命链上的局部。
  
  同时,也正是缘于各种关系中透射出的生命链,中医学历来注重预防,强调养生,总以整体协调、和谐适度为宗旨,突出审因施养。如天人相应、动静互涵等,又如因人养生、体质养生、部位养生、时间养生等,而反对千篇一律、一个模式。同时认为,养生是一种常规的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从这一视角,中医学的任何一次实践都是针对关系链中的人的个性化处置。中医学这种基于整体层次上的审因施养,表明中医学不仅是着眼于病证的治疗,更是指人的健康的个性化实践,是以人的健康为指归的个性化的实践。
  
  然而,似乎中医学极其强调临床实践,所谓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那些轮转的实习生或年轻中医师,都愿意选择每天跟着老中医抄方侍诊。那些从四面八方一大早赶来排队看病的,都是冲着老中医来的。因为那些即将人行的中医者明白,每天跟着老中医,每天和病人一对一的交流,每天的耳濡目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地实践,不断地累积,才能学到真本事,才能形成自己的体会和经验。因为那些病人相信,只有老中医才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只有老中医才能开出有效的药方。这是普遍的景象。是由于中医整体观的粗疏笼统、人体的复杂性,使得中医理论难以数字化、中医实践难以标准化使然;抑或是由于中医实践的灵活多变,使得确实有效的处方用药只有在漫长的临证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也只有在一个一个个性化的治疗中寻找到一点规律。可无论如何,历史和现实总归已经显见田,中医学这种在互存性前提下的个性化的实践性,是中医学的生存命脉。
  
   结语
  
  没有各种关系互存的整体观,就无法客观认识存在于复杂环境中的复杂的人。没有对生命链的认识或缺乏其实践性,中医学就不可能具有已经被事实证明了的历史性,也无法延续数千年的历史而至今。如果中医学的实践性不以相互关中的人为本,那么,终将失去人的本真,失去生命的意义。因此,整体的互存性与个性化的实践性是中医学不可或缺的要素,在当今现代化进程中,它们仍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在现今生物一心理一社会的综合医学模式的构架下,实现以人为本的健康指归,仍是中医学的价值取向,其价值必须通过实践得以体现。互存性与实践性二者相互依附,构成了中医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价值,也成为中医学知识体系的核心价值。
  
  当然,即使我们有完整的中医学知识体系,也无法解决所有问题,局限性依然存在。这亦是迄今为止所有知识体系、所有理论、所有技术的必然。然而,中医学这种互存性,试图勾勒出复杂生命或生命现象及其复杂环境模式的全部框架,并以之指导实践,使得中医学因此极具诱惑力,更是备受挑战。
  
  但是,不可否认,这种宏观认识或多或少不仅被中医学自身的实践性所验证,而且也正逐渐为现代医学或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微观化所证实。同时,中医学是否应该或能够完全皈依于当前的科学领域?中医学如何在当前科学标准的夹缝中找到自己的运行轨道和判断的尺度,更促使我们深思,加以探究。

 ——“核心论文发表网”




声明: 本文由( admin )原创编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hxlww.net/7026/hxlwfb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