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标题

毕业论文指导手册(一)

分类:论文指导发表 作者:admin 评论:0 点击: 960 次

第一部分 写作指导
法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以法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法的本质、形式和作用,研究法的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研究法的制定以及如何运用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法学专业教学是培养具有高度政治思想觉悟和良好职业道德、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法学基本理论、熟悉法学专业知识、对法律实践问题有较强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身体健康的法律工作者。为实现这个培养目标,法学本科教学除进行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业务实习外,还要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撰写毕业论文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毕业前都必须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撰写毕业论文,经指导教师评阅和参加答辩,获得及格或优良成绩,方能取得毕业资格。因此,撰写毕业论文在本科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后,对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组织由若干名专家组成的答辩委员会进行答辩,以进一步考核学生的理论功底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基本要求
毕业论文可以是学术论文,也可以是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总结。
学术论文是指在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领域内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学研究成果的论文。“学术”,是指有专门的、系统的学问和方术。“理论”,是指科学的论点、论据及论证的体系。学术论文,就其功能而言,它既是探讨科学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阐述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学术论文一般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学术论文就其性质,属于论文中高级别的具有创造性的论文。它要求作者或对学术理论界的某个问题有新的发现,提出新的学说、新的构想;或有对以往的理论、学术观点有较多的新发展或深人开掘;或对旧说提出不同的独立见解;或论证旧说错误、疏漏之处;或提出新的预见、猜想等启迪后人研究等。凡学术论文其要求均应如此,法学学术论文亦不例外。法学学术论文,是指对法学领域中某个或某几个学术理论问题进行专门的系统的科学研究,并且表述这些研究成果的论文。
法学毕业论文的功能着重于对学生在校学习效果的检验,它既体验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水平,又检验学生掌握法学专业技术知识的功底,并检验学生分析

问题的能力及书面语言的表达水平,侧重于对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效果的检验。
法学毕业论文,应具有如下特点:
1.与法学教学密切相联。选题不得超出法学教学的范围,须经指导教师审查批准,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2.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对所研究的问题要能从学理上进行分析论证,提出自己的学术观点或主张。
3.具有一定的实践性。能对现实社会法制建设或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或现象进行分析,提出有借鉴意义的策略或办法。
一篇合格的法学毕业论文,应当是:
1.所研究和论述的问题,观点正确,对加强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包括立法与司法)有促进作用。
2.文章观点与材料统一,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3.论证逻辑严密、推理正确。
4.所用的专业语言准确、概括、洗炼。
5.文风庄重,就事论理,据理立说,以理创新。
要撰写出一篇合格的法学毕业论文,作者应具备如下素质:
1.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能用马列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探讨我国法制建设(立法与司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或从国外、境外的法制建设中及中国

或外国法律发展史的角度提出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与教训,并从理论上予以阐述。在探讨中能以辩证唯物主义作指导,用发展的、辩证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不犯或少犯形而上学的、机械的、片面的错误。
2.对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基础知识比较熟悉,即对本专业领域内的基本问题清楚、熟悉,在运用这些知识中能有所创新,且不会出现原则性错误。
3.具有比较严格的科研能力,即观察问题思维敏捷,概括事理水平较高,论证问题逻辑严密,创造新意能力较强。
4.具有不畏艰难理持真理的精神。即不惧怕研究中碰到的任何困难,即使遇到困难,也能想方设法地去克服。在科研和写作中,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旧说,不

畏权威,只唯实,只唯新;对于符合客观事实的真理敢于坚持,对于事物发展规律的结论敢于作出。当然,这些新发现、新结论,并不是凭空杜撰的“标新立异

”,而应当是在吸取前人已有成果基础上的创新。由上可见,欲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必须加强上述素质的培养和训练。
要写出合格的毕业论文,作者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了解学术界在你的选择的毕业论文题目所含内容方面已有的成就。学术界已研究和争论的问题很多,对论文的撰写者来说,在导师的指导下,力求了解你所选

择的拟探讨的论文内容是否已有人研究过,已取得哪些成果?学术界对此有何争论?各种观点的论点及论据是哪些?你对这些论点有何看法?这样,你就可以在利用

或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更好的研究效果。也只有如此,你才能避免选题不当,避免在前人已经研究过的问题范围作并不能创新的重复劳动,甚至是无

效劳动。
2在导师的指导下,努力搜集与自己论文有关的主要资料。掌握必要的资料是写好学术论文的基础。所谓必要的资料,是指写作论文所必不可少的资料。欲掌握这

些资料,首先应收集与论文有关的所有资料,必要时进行一定的社会调查,取得第一手资料。对这些资料,要经过筛选,择取主要资料,再在此基础上对它们妥

切地加以利用。这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备料工作,必须做好。否则,写出的论文就缺少坚实的根基,质量自然不高。
3有充分的写作时间。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从选题、收集资料编写提纲、行文写作、修改定稿等,需要很多、很长的时间。因此,不能仅仅用学校教学计

划中安排的时间,学校教学计划中安排的时间,仅仅是最后撰写定稿的时间,在此之前就应着手选题、拟提纲、打草稿。既想写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又想在十

天半月之内一举成功,其结果,必然是欲速则不达。即使是写出来了,质量也不会高。这是因为,写带有学术性的毕业论文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科研活动,在

很短的时间内是无法取得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的。
4.有充沛的写作精力。写作毕业论文,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又是一项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欲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既需要自己亲自动手,又需要自己勤于

思考;既需要平时一点一滴地积累资料,又需要撰写和补充提纲。一旦写作提纲定型,从行文开始,就必须集中一段时间,夜以继日地将论文一气呵成。如果论

文的作者没有充分的精力,是难以完成此任务的。由此可见,充沛的精力也是写出高质量学术论文的一个重要条件。
二、选题
选题在法学毕业论文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论文的题目选得准,选得恰当,写作就能顺利进行。所谓论文题目选得好是“论文写作成功的一半”之

说,就是这个意思。选题的作用主要有:
1. 能确定研究方向。我国法制建设发展很快,各种法律门类繁多,司法实践中亟待从理论上予以探讨的问题也很多;同一学科中待研究的题目也不少。选定了某

个题目,就确定了研究方向和主攻目标。方向定得准,目标集中,写出来的毕业论文成功的可能性就大。
2.能促进构思活动。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也是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经过反复思考后反映出来的产物。它需要作者围绕毕业论文的题目进行

深思熟虑和绞尽脑汁的构思与论证,选定一个好的论文题目,就能促进上述构思活动的深入顺利开展。
3. 能指明写作思路。毕业论文的题目选定之后,能促使作者构思怎样开头,怎样发展,怎样深入,怎样完篇;考虑应当将哪些材料置于论文的前半部分,哪些材

料置于论文的中间或后半部分;考虑怎样论证和运用哪些论据论证更有说服力等等。
毕业论文选题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是:
1.有研究价值。它是指研究该题目有学术价值,即有助于本专业、本学科的发展。
2.有现实意义。它是指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指导和促进作用。法学毕业论文的题目,应当有助于立法、司法和教育公民守法,对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推动

作用。
3.选题有开拓性。它是指前人对该题目没有研究过,或虽然有人研究但研究的内容还不够深刻或不够全面,或有疏漏甚至是谬误之处,还有创立新意的余地。根

据这样的原则选定的论文题目,比较容易收到创新的效果。
4.有强烈的创作欲。由于写作毕业论文需付出艰辛的脑力劳动,要克服重重困难,而要做到这些,就需要作者有内在的强烈创作欲望。实践表明,只有自己想写

出非写出不可的题目,经过一番努力研究之后创作出来的论文,才可能是高质量的论文。
5.符合自己擅长的专业。法学专业,又可分为众多的具体专业,撰写者应选定自己擅长的具体专业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在其中确定自己的论文题目。法学毕业

论文,是专业性、学术性很强的文章。只有选定自己擅长的具体专业的题目,由于在这方面专业基础知识雄厚,造诣较深,写作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论证严密,质量较高。
    6.本人力所能及。它是指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能写出来的能力,因为具有能写出此题的能力,就会在较短或有限的时间内又快、又好地将毕业论

文写出来。如果某个选题很有学术价值,由于自己能力有限和不及,即使竭尽全力去写,其结果也写不出质量的毕业论文,这样就会事倍功半。
7.题目大小适中。这是指选定的毕业论文的题目与所写出的内容要恰当题目太大,由于篇幅或时间有限,就会草率成篇,面面俱到,蜻蜓点水,研究的不会深刻

;反之,题目过小,内容难以展开,说理不会透辟,因此,质量也不会高。有鉴于此,必须考虑所选择的题目大小应当适中。毕业论文的字数,以7000字左右为

宜。
选题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选题应避免盲目性。所谓选题的盲目性,是指作者不考虑自己的主观条件和外界的客观条件,灵机一动就定下选题。其结果,要不是写不下去,要不就是无法

展开,造成写作半途而废。
2.选题应避免随意性。所谓选题的随意性,是指作者不下苦功,轻易定题。这样做,因为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所选定题目或者包括的内容太多或太少,或者写作

难度太强或太易。题目包含的内容太多,写出来的论文会面面俱到没有重点;题目包含的内容太少,深写不下去,写不出更多的深刻内容;题目太难,可能因力

不胜任写不下去;题目太易,即使写出了论文,其质量必定不合格,所述观点不会有创见。所有这些,都有碍于写出较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3.选题应当避免偶然性。所谓偶然性,是指本人阅读了他人文章或听了他人发言后偶有所获,但认识不深,在缺乏准备的情况下就草率地选定题目。这样做,因

考虑欠周,资料不多,因而也不可能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三、撰写毕业论文的准备工作
欲写出合格的毕业论文,应当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其中,主要是如下三个方面:
(一)制定研究计划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制定研究计划。研究计划,是指研究的方法、步骤和时间安排等方面的筹划。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其意是说,无论做什么

事情,首先应当制定一个计划,然后,按计划去做,事情就会成功。写作毕业论文,道理亦同。制定研究计划,包括预先自我规定,从哪个方面着手收集资料;

再怎样合理地安排时间等。只有这样,研究起来才会重点明确,方法和步骤井然有序,防止研究时顾此失彼和做重复劳动等情况发生。撰写者应提出自己的研究

计划草案,请指导教师审阅,并虚心听取导师的意见。
(二)广泛收集资料 
广泛收集资料,是指广泛收集与毕业论文题目有关的材料。充分占有丰富的材料是写出高质量论文的雄厚基础。这是因为:
1.充分占有资料,能了解到与论文有关的问题——学术理论界已研究到何种程度;哪些问题没有研究过;哪些问题虽已有人研究过但不深刻;哪些问题虽有旧说

但需要匡正等。这样,才能明确自己研究的重点和主攻方向。 
2.充分占有资料后,了解到与论文有关的内容学术界研究到何种程度,就能拓展研究问题的视野并提高认识问题的整体高度,为使自己站在前人已研究过的问题

的更高层次,为写出更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打下基础。
    资料的来源,从大的方面观之,有直接从社会调查、访问、实验中获取,也有间接地从书籍、报|刊、文件、法规、电影电视、广播和其它文献中得到。收集

资料的途径主要有:从校内外图书馆、资料室已有的资料中去查找;通过做实地调查、社会实践或实习等渠道获得;通过自己平时观察和做实验获取。
收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有:
1.自制资料卡片,上面写明资料的题目及简要内容,资料的出处、页码年月等。
2.自己抄录。
3.全面或部分复印。
4.剪下自己订阅的报刊上的有关材料等。所收集的材料内容,包括:典型事例或案例;有关引文;法律条款;领袖的语录;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历史资料;数字

;至理名言或格言;对立观点的论点和论据等。
收集资料应当注意:
1.要全面地收集与学术论文有关的材料。
2.对资料进行整理、分类。
3.再选择出论文所必须的经典资料,以备待用。
只有这样,才不会使自己被浩瀚的资料所困扰,甚至被它们搞得头脑发懵,良莠不辨,主次不明。
(三)编制毕业论文提纲
编制毕业论文提纲,是指在收集到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根据论证论文主题的需要编写和制作该论文结构框架和体系。实际上,它相当于由序码和词语所组成的

一种逻辑图表。制作论文提纲十分必要,这是因为:
1.它能促使作者从宏观上对全文进行谋篇布局。由于编制提纲需要对材料进行选择;接着按论证主题的要求,对必用材料的使用按先后顺序进行安排和调整;对

不必要的材料忍痛割爱等。因此,这就促使作者对全篇作合理的布局。
2.它能使论文的框架视觉化。好的论文提纲能使论文的中心论点、下属论点及论据安排得井然有序,层次分明,因而能使作者一看就一目了然,清清楚楚。
3.能帮助作者在写作时,按已定的论文框架沿着先后顺序行文和避免重复。由于写作论文需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完成,有了一份详细和纲目分明的论文提纲

,能使作者按图索骥,流畅成文。如果没有论文提纲,虽有腹稿,写作起来,由于写作时间较长,在论文写到中间或后半部时可能忘记前半部分已写的内容而又

重复写上;或因时间长将应该写上的内容因遗忘而漏写了,这样,就必定出现重复或漏写的情况发生,影响论文的质量。
编制论文提纲应当做好两方面的准备:
1. 确定基本论点。确定基本论点,就是确定全文的表达中心。在此之后,再确定下位论点,即阐发基本论点的若干个小的论点。下位论点最好写出论点句,使其

固定下来。确定下位论点时,应根据论证基本论点(上位论点)的需要选用与上位论点逻辑关系最密切、说服力最强的论据。
2选定材料。选定材料,就是选定将要写入论文中的材料。此项工作应从收集到的大量材料中,选出最能证实观点(上位论点、下位论点)的材料,并将它们作为立

论的依据。这些材料应当少而精。选择和调整材料应当分清主次。主要材料应当是那些证实论点最有证明力的材料,它们是必须写入论文中的,而且要安排在显

要位置;次要材料,是论文写作中证实论点证明了较弱的那些材料,根据论证的需要有些将被写入论文中并安排在次要位置,有些则因不需要而弃之不用。在选

定材料过程中,可采取如下几种方法:把选好的材料按问题分开;将证实每个问题的材料划分为一组;每一组的材料按使用的先后顺序排列好。经过对材料作上

述处理,又使其与论点连在一起,就便于下一步编制提纲。
3.编制提纲。要编制一份好的毕业论文提纲,应当注意三个问题:
(1)有合理的项目。一般在论文题目之下,编制出两个或三个层次的小项目。例如,写明:第一,题目(中心论点);第二,三至四个分论点(下位论点);第三,一

至四个论据。第二和第三项的写法,既可用标题写法,即用简要语言,以标题的形式把该部分内容概括出来;又可用句子写法,即用一个比较能表达完整意思的

句式把该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两者各有所长,各人可视自己的需要择一。
(2)采用有效的编制提纲的方法。其方法主要是:①拟定标题,即作者给论文起名字。它要求标题能传内容之神,名副其实,使读者看了一眼便知论文所概括的全

文主要内容。②考虑全篇大小和顺序安排,即考虑全篇从哪几个方面,或按什么顺序展开阐述基本论点(全文的逻辑结构框架);接着逐个安排每个项目的下位论

点,再依次考虑每个段的安排,把准备使用的材料按构思的顺序标上序码并排列好,以备行文时使用。③全面、反复地检查提纲,作必要的增、减或调整。
(3)编写内容详简适当的提纲。提纲分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的内容只包括论文题目、下位论点;详细提纲除此之外还包括论证下位论点的各种论据

。一般说来,宜编制详细提纲。因为编制这种提纲,一则能帮助自己全面地进行谋篇布局,二则能帮助写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在编制毕业论文提纲的全过程中,

应及时向指导教师汇报,听取导师意见,并认真修订自己的提纲。
四、撰写毕业论文的主要步骤
(一)起草
起草就是在已掌握的材料基础上,按照提纲的框架,写成一篇毕业论文初稿。起草,就是狭义上的写作,亦即论证题。起草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

位。主要表现在:
第一,起草能把自己欲论证的问题,写成一篇毕业论文草稿,并使其初步固定下来。
第二,起草如同“一朝分娩”,能使科研工作草创初成。这比在收集资料、编制提纲那个“十月怀胎”阶段的工作又前进了关键性的一步。
1.起草必须对论题进行充分有力的论证。所谓论证,就是对论文的中心论点进行说理的证明。古人云:“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做学问的写论文就是要“聚

”、要“辩”,就是分析研究。起草的过程,就是提出论点、论据和运用论据进行论证的过程。提出的论点,应当符合正确、严密、鲜明、集中和深刻的要求。

提出的论据,应当符合真实、典型、恰当、新鲜的要求。进行论证应当符合讲透道理和使“据”与“证”有机结合起来的要求。
2.在进行论证过程中,可采用事实论证、事理论证、比较论证和因果论证等形式。
(1)事实论证。所谓事实论证,就是运用客观事实资料作为论据而展开的论证。它是常用的、简便而又准确的论证方法之一。事实论证过程中,可采用夹叙夹议、

纵横并举、点面结合、连续排比、优劣对比、有总有分等方法进行。事实论证的一般要求是:既可以用重大的客观事实、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典型案例等,也可

以用平凡的客观事实(如一般事例、案例、数据等);应尽可能选择运用人们知晓的客观事实;事实材料应力求新颖,富有说服力。
(2)事理论证。所谓事理论证,是指运用经典著作中的基本原理、生活中的道理、哲理或名言等作为论据展开的论证。事理论证可用一般的事理论证(讲清道理)和

引证(引用经典著作中的论述、格言、成语、警句等)两种方法。采用事理论证应当注意做到:思路敏捷,说理透辟;引证的内容准确、典型、恰当、自然,能点

石成金。
(3)比较论证。所谓比较论证,是指将甲事物与乙事物进行比较的一种方法比较论证常用的有类比论证、对比论证和差比论证三种类型。①类比论证,是指把本质

上有相同点或相似点的同类事物进行比较,通过已知的甲事物的某种属性推导出乙事物亦具有这种属性的论证方法。采用类比论证的要求是:用以类比的事物必

须同属一类事物;同类事物相比,必须有本质上的相同点或相似点。②对比论证,是通过对两种对立的事物的对照分析来进行说理的方法。它是人们经常采用的

说理方法之一。对比论证可以采用横比和纵比两种方法。“横比”,就是横向比较,即将相互对立的这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这一方面与另一方面进

行比较,以达到分辨是非、褒贬好坏、扬善抑恶的目的。“纵比”,即纵向比较,以揭示事物现实历史的矛盾的论证方法。横比和纵比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

合使用。对比的着眼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在论证社会主义法律优越性时,可以采用对比论证中的纵比方法。③差比论证,是通过具有差异的两种或

两种以上事物进行比较分析,以论证论题的方法。采用差比论证时应当注意:既看到它们的相同点,又看到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在比较中国法律与外国法律、民

法与刑法的差异时,可采用这种论证方法。
(4)因果论证。所谓因果论证,是指运用对客观事物本身或客观事物之间因果关系,分析、研究所得到的材料,对论文所确立的论点进行的论证。因果论证可采用

并列、层递、转换、推论等方法。①并列法,是指运用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同类性质的因果分析来证明论点的方法。②层递法,是指通过逐层、连续地阐明因果

关系达到人们认识由表及里、由浅及深地看到事物的本质。③转换法,是指通过阐明事物之间互为因果的关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采用这种论证方法,必须首先

弄清从一个角度看,此一事物是因,彼一事物是果;从另一角度看,彼一事物是因,此一事物是果的这种因也是果、果又是因的复杂关系。④推论法,是指运用

因果关系用已知推论出未知来证明论点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应当注意:已知事实未知事实已有因果关系;推论必须符合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要求。
除了运用上述方法以外,还可采用逻辑上的演绎法和归纳法。所谓演绎,就是从一般到特殊;所谓归纳,就是从特殊到一般。它们亦是毕业论文中运用证据证明

论点的常用方法。
3.写作毕业论文,应当注意正确地使用语言。毕业论文的语言,要求具有准确性、抽象性、逻辑性和论辩性。准确性体现在用词贴切和造句恰当。抽象性体现在

概括、简洁的精要、深刻。逻辑I生体现合乎事理、严密有序。论辩性体现在从正面论述和反面辩驳两个方面。毕业论文的语言应用专业术语。就法学学术论文而

言,应尽量运用规范性的法律语言。例如,法的本质,国体,政体,犯罪构成,罪责自负,证据确凿,定罪量刑,罪刑相应,畸轻畸重,法人,连带责任,事实

婚姻,法定年龄,责任能力等等。
4.起草过程中,可以采用两种写作方法:
(1)一气呵成法。所谓一气呵成法,就是根据已有的材料,按照提纲的先后秩序,一鼓作气地从头至尾把全文写出来。这时,不管在写作过程中发现什么问题,诸

如观点不深刻,材料不充实。结构不严谨,以至某些文字不通顺等,一般不作修改,将它们留在全篇初稿完成之后再考虑。采用此法,能使作者思路不中断,集

中一切精力和时间将论文的轮廓描绘出来,保证写作的进程。如果在写作过程中为修改尊增加观点,考虑如何谴词和造句等停顿下来,就会中断思路,分散精力

,妨碍一气呵成。正因为如此,此法是一种最普遍采用的起草方法,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2)分块合成法。所谓分块合成法,是指作者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先写提纲中自己邑考虑得比较成熟的部分,然后写完其余部分,再排列组合成一篇完整论文的方

法。采用此法,作者不受提纲中部分与部分之间先后次序I的限制,对某一部分认识成熟就写那一部分,然后,再“募精蓄锐”,集中精力“击破”其他相对难度

较大、初时考虑还未成熟的部分。上述两种起草方法各有优劣,至于作者采用哪一种,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
5.在起草过程中,应当注意正确运用引文和加注这两个问题。一般而然毕业论文中都会或多或少地有引文和加注。对这两个问题,必须有所知晓。
(1)关于引文问题。所谓引文,是指在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由于论证上需要,引用经典著作、文献中的内容、法律条款或其它内容的原文。引文的作用主要在于

增强作者对沦题的论证力。人们常说的“旁征博引”中“引”,就是指引文。引文时应当注意两点:引文在论文中应尽量少而精,切不可求多;引用经典著作、

文献资料,不可断章取义,各取所需,而应当按原著的本意引用。引文有两种:一种是直引,即直接引用经典著作、文献或法律条款中的字句、段、条、款等,

作为论证之根据。直引时应当注意:在原则上,直引的内容须与原文相符,不能有任何差异;没有正式公布的文献资料、法律条款、内部文件等内容,一般不得

引用。另种是意引,即对经典文献、法律条款等原文经游作者加工、改写或概括之后,引用其主要意思。意引时应当注意:意引写出的内容相对原文应当浓缩;

意引的意思必须符合原文的意思,不得篡改或歪曲。学术论文引文的方式,常用段中引文。段中引文,是指将引文加写在论文之中。如果是直引,应在引文的首

尾字之上加引号;如果是意引,可只在引文之前加冒号,也有的不加冒号,但须注明出处。无论直引或意引,均需在文章的末尾以参考文献的形式注明引文的出

处。
(2)关于加注问题。所谓加注,就是一般讲的注释。注释主要用于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解释或说明。因此一定要特别注意注释与引文的

区别,不可混淆。加注有四种方法:段中注,即夹注,将引文用括号标明;脚注,即在当页的页脚注明;章、节注,即注在一章一节之后;尾注,即把注附在全

文末尾。我们的要求是采用脚注的形式。
(二)修改定稿
1.修改。修改,就是改正论文草稿中缺点或错误。修改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改章难于造篇”,其道理就在于此。正因为如此,论文的作者应当把修改当作一项

再创造。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吸取各位老师和专家的好的意见。对他人的意见,既不可拒绝,也不可盲从,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思考。所以,修改毕业论文

要有责任心和耐心,决不可有凑合和厌烦情绪。只有有了这种认识,才会有对论文草稿进行反复修改的决心和恒心,才能把论文修改好。
(1)修改有重要的意义:①能更加深刻地反映论文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经过修改,能促使作者一次或多次地对论文中的某个或某几个问题进行思索,使认识进

一步深化。②能更准确地表达作者对某些字、句、段进行推敲和修改,使论文表达的意思更准确,亦即更准确地表达了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2)修改包括两个内容:①内容方面应当考虑修改的是:写作的目的是否表达清楚;基本论点是否明确;下位论点与中心论点是否“合拍”;论据是否充分、有力

。②从形式方面应当考虑:题目是否简明、贴切;论证是否深刻;详略是否得当;结构是否严谨;文字表达是否准确;文面是否合格。修改的具体方法是:增、

减、删、换、移。为了提高修改质量,还应当采用如下方法进行再修改:搁置一段时间再修改;深入调查研究之后再修改;查阅有关资料再修改;听取同行意见

后再修改。
2.定稿。定稿,就是把已经修改过的稿作,打印定型。打印应使用学校规定的毕业论文统一用纸,并用统一格式的封面。打印之后,再将全文检查二至三遍,对

不当之处还可以更正,直到发现没有任何错、漏为止。只有使论文达到这个程度,一篇学术论文才最后完稿。
五、如何写论文摘要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大多数学术期刊都同时在互联网上发行了网络版,为了适应网上信息检索的便捷需要,“论文摘要”(或称内容提要)已经逐渐成

为学术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许多作者不熟悉论文摘要在内容上和格式上的要求,写出来的摘要五花八门。有的摘要偏颇不能如实反映正文的内

容,有的罗列内容太多太长使人不得要领,还有的干脆把正文首段或末段抄下来当成摘要。
根据学校的要求,本科生毕业论文也必须要有摘要,为了使同学们在写作论文摘要时不至于犯类似的错误,下面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供指导老师和学生参考。
(一)论文摘要的功能
了解论文摘要的写法,首先需要弄清楚它是干什么用的,即它有什么功能。简单地说,论文摘要至少有三个功能:
第一,概括性。从论文摘要的位置上看,一般出现在两个地方,一是纸质期刊较长篇幅论文的正文前面,二是网上期刊文章的浏览器上。在纸质期刊较长篇幅论

文的正文前面放一个论文摘要,目的很清楚,就是为了方便读者迅速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因此,论文摘要的最基本、最原始的功能,就是对正文的高度概括功

能。
第二,引导性。目前期刊发表的论文一般都在10000字左右,有的甚至更长,全文阅读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捕捉自己感兴趣或需要的信息十

分重要。对于学术论文来说,除论文标题外,读者要不要去看正文,取决于论文摘要有没有信息刺激点。因此,刺激、引导读者去阅读你的论文,就成了论文摘

要的一个重要功能。
第三,便捷性。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信息,已经成为当前学术研究者开展研究工作的一个基本手段。网上文章一般分为三级显示:标题,摘要及关键词,正文。

在使用浏览器快速搜索时,一般只显示前两级,目的是能为搜索者迅速提供信息。读者也只有在浏览到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时才会打开正文来看。因此,论文摘要

又发挥着便于互联网搜索的功能。
通过了解论文摘要的功能,对于进一步掌握论文摘要的写作内容和形式要求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二)论文摘要写作的内容要求
要担负起论文摘要的三个功能,在内容上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特质。这些特质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
第一,论文摘要应尽可能全面反映文章的内容。
法学类毕业论文绝大多数是议论文章,包括理论、政论、策论、评论等等,这些文章的共同特点是议论,即对某件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建议,同时使用一些事

实或理由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它们的基本要素无非就是论题、论点、论据和论证。论题就是议论的主题,这是文章讨论的对象;论点就是作者对自己所说事情所

持的看法或建议,这是论文的灵魂,是最重要的要素;论据就是支持自己观点的事实和理由,是文章赖以立足的基石;论证就是用论据验证论点的推理过程,即

用一定的方法去说明自己的观点。
论文的摘要要尽可能地包含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即要告诉读者:文章探讨了什么问题,根据什么材料和理由,运用什么方法,得出了什么样的看法或意见,给读

者一个尽可能全面的印象。
第二,把论文中最有新意和最有价值的东西写出来。
事实上,把文章四个方面的内容全部都反映到摘要中是相当困难的,许多情况下也是不必要的,因此,做到“尽可能”就可以了。“尽可能”的标准就是一个字

——新。学术研究的本质是求新,读者对文章感兴趣的也在于其新意,因此论文摘要一定要把文章中有新意的东西体现出来。
在文章的四个要素中,每一处都可以出新。首先,论题可以出新。探讨一个新鲜事、一个新问题,别人没有讨论过,如职场“飞特族”。其次,论点最能出新。

探讨的话题是旧的,但你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或新建议,如提出“地球是方的”。第三,论据出新也是常事。比如对“天生犯罪人”的讨论,论题、论点都是旧

的,但在证据方面又有了新的发现。第四,论证方法也可以出新。比如用数学方法研究某个法律问题等等。
一篇文章在四个方面都出新,不太可能也不必要,在一个方面有新意就是一篇好文章了。论文摘要一定要着力把这个新意突出地反映出来。
(三)论文摘要写作的形式要求
任何好的内容都需要恰当的形式表达相匹配,论文摘要也是如此。一个比较好的论文摘要,在形式上至少要符合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独立性。论文摘要是独立于正文之外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内容,不能是正文中任何一个段落的重复,也不能写成正文或正文中某段落的延续,就是说把论文

摘要放在正文中的任何一个位置都是不能成立的。
第二,自含性。论文摘要要求以第三人称来写,不要出现“本文”、“笔者”等类似的字眼。摘要所反映的当然是正文的内容、作者的观点,这是不言而喻的道

理。
第三,简洁性。论文摘要存在的价值在于方便读者迅速地捕捉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因此,字数不宜过多。学术期刊一般要求在200字左右,本科学位论文有300字

左右也就可以了,最多不要超过500字。
另外,在文字的表述上一定要注意连贯性和整体性。“简洁性”不能理解为简单地一、二、三罗列观点,像开中药铺。也不要把摘要写成几段,如果实在难以概

括为一段,最多分两段也就足够了。
 
举例:
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教育支持机制
宋志国
摘  要:知识产权作为一门高度整合的专业学科,牵涉科技、管理、法律等领域,具有很强的复合性。因此,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教育支持机制必须体现其独特

的专业需求。在教学团队方面,应以法学教师为主体,以管理学、科技类教师为重要支持部分,构成不同学术脉络的组合;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形成法律与管理

整合、理论与实务并重,体现高科技产业取向的特点;在制度建设方面,应特别注重合作渠道、交流平台和产学合作机制等环节的合理搭配。
关键词: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支持机制
 
相对于知识产权法而言,除专利权、商标权、版权、商业秘密、半导体电路布局、公平交易等法律问题外,尚涉及电子商务、生物科技、光电、通信、信息、电

子、航天、医药等研发成果之商品化、技术移转与知识产权之经营、管理策略与授权谈判及创业投资等问题,由此可见,知识产权是一门具有高度复合性的交叉

科学和边缘科学。由于知识产权所面临问题的复杂性,所需求的知识产权人才更是多元化的,包括专利文献撰写、商标设计审查、跨国诉讼、授权谈判以及跨国

专利申请、跨国商标注册、授权合约书草拟、对侵权行为的调查和阻止等。由于涉及相当专业的法律服务,同时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就突破了传统

法学教育训练的目标。因此,开设独立的知识产权专业,进行专门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必须注意解决好三个方面的支持机制。
 一、教学团队支持
我国知识产权教育和人才培养,是伴随着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伴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发展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商

标法》、《专利法》的颁布,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先后成立了知识产权教学研究中心,为我国知识产权教育和人才培养

做思想、理论和组织上的准备。近年来,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开展知识产权教育和知识产权研究工作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热点。但是,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作与所有

的人才培养一样,质量的优劣首先取决于教学团队组合的优劣。由于知识产权问题的复杂性,单一的法学教师、管理学教师或科技类教师组成的团队,均不利于

教学活动的开展,很难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丰富而强大的团队支持。
西方各国著名大学一般都设有0tl(office of technology licensing) ,这里的知识产权研究所、中心或学院,均由不同学术脉络的成员组合构成。例如美国柏

克莱(Berkeley)大学的海斯商学院(Hass School of Business)、华盛顿州立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法学院(School of Law)或是日本东京大学设置

的独立学院,其师资来源一般有三个方向组成:商业管理博士、法律博士、科技学科博士,由于三者都有着共同的交集之处,因此可以实现跨学科整合,从而有

效满足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复杂性需求。
尽管知识产权专门人才培养的历史还非常短暂,到目前为止,知识产权学者还在为建立知识产权的系统理论而努力,包括许多最基本的理论还有不少的争议。但

是,“知识产权”的学科归属和特殊地位,在国际国内都得到了普遍的承认或基本达成共识(即在学科门类上应归属于法学,但又不能等同于法学专业,需要独

立设置)。因此,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教学团队应以法学专业教师为主体。在系统的法学教育基础上,为支持多元教学目的的实现,聘请管理学和科技类教师作

为重要支持部分,负责各类型的整合课程。支持教师作为知识产权课程设计的弹性调整主力,可依照当前的最新议题为学生作开课的组合。比如电子科技的相关

议题是近年热门的议题,其中知识产权的探讨空间也很广阔,因此法学教师通过与电子科技学教师的合作,能为学生吸收更多元的教学内容的丰富资源,形成知

识产权教育的教学团队和师资优势的来源支持。
二、课程设置支持
国内开设的知识产权专业截止目前有三种形式:一是最早个别院校,如华侨大学、三江学院和当地知识产权局合作开设的知识产权管理专业,授经济学或管理学

学位;二是最近几年来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杭州师范学院、华东政法学院、华东理工大学、重庆工学院、上海大学等学校开设知识产权本科专业,授

法学学位;三是知识产权的双学士教育,北京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开设有知识产权双学士班,授法学第二学士学位。在研究生教育的层面上,知识产权只是涵盖

在民商法中,还没有成为一个独立设置的专业。
无论在知识产权本科生还是第二学士的培养体系中,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法律思维和实务工作的训练,开设的主要课程无非是法学类

的十四门核心课程。考虑到知识产权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以及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知识产权各领域的立法、司法、行政、管理、中介服务以及其他与

知识产权有关的实务工作的现实,在课程设计上应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理论与实务并重。应用型人才是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中的主要目标,除系统的法学知识和知识产权相关理论课程外,注重实务及案例教学环节的设计,强化

实践教学,增加到法院的知识产权庭、政府的知识产权局、专利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实习的时间和比重,并注意扩大政府官员、法官、律师、专利代理人员和企

业界高管参与教学的机会,必要时可考虑效仿医学本科推行五年学制,安排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专业见习。
(二)高科技产业取向。鉴于高科技产业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的高密度存在,在课程安排中,应特别注重信息、生物科技、半导体、光电、机械、电子商务等高科

技产业所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并探讨应对之道。当然,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也不可取,结合自身的学科背景,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形成特色是应然之道。
(三)国际与国内兼顾。知识产权的跨国纠纷是知识产权保护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必须瞄准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因此,除本国知识产权问

题外,兼顾对国际及港、澳、台知识产权保护,如特别301条款、WTO等贸易相关知识产权课题及相关问题之研习。
(四)法律与管理整合。知识产权专门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知识产权学科应作为交叉学科来建设,理想的知识产权专门人才应有一定的理工科背景,有扎实

的法学基础,并掌握一定的工商管理和经济学知识的法律专业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上除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等法律课程外,应特别着重知识产权之

经营与管理,如技术移转,知识产权估价,研发管理,知识产权战略等课程的设置。
三、制度平台支持
规划知识产权的教育制度,除一般授予学分与学位的正统教育之外,还必须搭配重要的核心制度、平台支持,即知识产权的合作渠道、知识产权的交流平台和产

学合作的项目机制。
(一)知识产权的合作渠道。知识产权作为一门具有高度整合性的专业学科,牵涉科技背景、商业管理、专业法律三个领域,如果缺乏这三方面的有效合作,单

靠任何一方都将是无法胜任的。因此,建立畅通的合作渠道,广邀法学、管理学和相关科技领域的专家学者,针对所关注的议题,共同讨论与合作研究。这些议

题可能涉及国家竞争力、科技政策、科学技术相关立法议题、知识产权研究等各个方面。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和愿景是持续促进以学术专业、人才培养为目的的

最佳模式。




声明: 本文由( admin )原创编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hxlww.net/4323/hxlwfb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