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标题

探讨“红色经典”热的原因和机制

分类:论文资源库 作者:admin 评论:0 点击: 695 次

从本体论看,“红色经典”确实是“经典”。经典的存在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没有“文学经典”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同样,没有“经典”的时代是可悲的时代。自延安时期,国家意识层面就有着建立一个建立“乌托邦国度”的梦想,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也理所当然的参与进“精神乌托邦”的建构中来,反映在作品上,那就是国家宏大叙事背景下的“战争记忆”和“梦想遥望”。经典是富有典范性和穿透性的概念范畴,是一个不断被阅读和对话、不断被保值和增值的过程。这样的建构和体验,已经有了产生“经典”的外部和内部的条件,加上那一代训练有素的作家的精神资源,“红色经典”已经具备了称之为“经典”的本体内容。经典的存在,确实首先有着它自身的存在体系,在这样的体系中有着多方面的价值因子发生着相互的作用,从而保证这种生成作用自从诞生起便开始了保值与等值的过程。总之,红色经典这种自身的价值是穿越了历史之帷,奠定了自身无限发展的过程。
从文学心理学的角度看,创作——作品——接受过程,这是一个心理转换的过程,无论文学创作,还是文学接受,都存在着特殊的心理行为,强烈的历史意识和阶级意识、真诚的平民本位意识、对建构强大国家乌托邦梦想情结的诚挚意识、万众归一的集体意识,共同作用于作家和读者心理意识深处,成为一个挥之不去的情结,救民族于危亡,集乌托邦情结于一体,成为压倒一切的心理氛围。那种对历史审视的态度,对文学的真诚,对文学服务于政治的自动化心理,是以往任何时候也无法比拟的。一个时代必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那个时代的整个心理氛围渗透到了那个时代的经典构建中来,也必然产生出像《红旗谱》和《创业史》那样的经典来。一句话,共同的心理意识创造了集体的“经典”。




声明: 本文由( admin )原创编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hxlww.net/24371/hxlwfb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