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标题

古典和声写作技法的教学

分类:论文资源库 作者:admin 评论:0 点击: 697 次

古典和声写作技法的教与学都比较容易,几百年来经作曲家的实践及理论家的总结,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国内和声教师们不断探索、归纳、总结,其教学理论体系早已比较严谨、系统。笔者进一步巩固近年来的研究,使其更容易教学。笔者《和声写作指导》一书,就是以“和声学”的“教学任务”(即“研究各种和弦如何在作曲中应用的学问,叫做和声学”〈鲁兆璋语〉)的先后顺序为“教学章节顺序”来阐述的,即:“正三和弦”、“副三和弦”、“属七和弦”、“副七和弦”、“副属和弦”、“置换和弦”、“变和弦”、“和弦外音”、“转调”和“民族调式和声”。它既严守古典和声体系规则,又对其理论进行了“精简化”,使和声学的宏观逻辑性、条理性更为明晰,因此,也更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在笔者32年来的教学实践中,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也可谓“条理之美”、“脉络之美”、“逻辑之美”。
比较能够说明古典和声之美的音乐作品实例,除了众所周知的古典乐派作曲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人的作品之外,大调乐曲中的《国际歌》、《长江之歌》,小调乐曲中的《沃尔塔瓦河》、《三套车》、《高原之歌》(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插曲)等乐曲,亦属当之无愧。特别令人钦佩的是,把这种“洋”和声配置于中国民族风格的旋律上时,只要将古典和声中的偏音做适当的处理,也同样能够达到美的效果。例如中国作曲家何占豪、陈刚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明显具有与外国古典名曲“相同程度”的美——笔者称之为“中国民族和声风格特色之美”。其实,当今的中国民族和声写作技法理论仍然还是建立在西欧古典乐派和声理论、方法基础之上的,是黄自、萧友梅等中国老一辈音乐家通过“留洋”发现了古典和声之美,并且将其引入中国,又经中国几代作曲家、理论家的“中国化处理”(主要是偏音处理),使之渗入了中国五声性调式风格特征,而后才形成的。直至今日,中国作曲系的学生仍须先把“古典和声写作”的功底打牢之后,方可步入“民族和声”的学习阶段。而且,在真正成功的、确具感染力的中国多声部音乐作品中,几乎都能够明显地感受到其基质上的古典和声之美。




声明: 本文由( admin )原创编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hxlww.net/20794/hxlwfb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