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资源库 作者:hxr 评论:0 点击: 495 次
我国耕地利用管理当前已逐步进入了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并重以及数量与质量并举的多样化阶段。但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和全球气候变化因素对耕地利用尤其是耕地管理的影响加剧,为了提升耕地安全保障能力,函待全面加强耕地管理与保护。
我国现行耕地利用管理主要考虑了经济、体制、科技因素以及耕地利用主体的行为因素,而忽视了自然生态因素,尤其是应对气候变化的耕地利用管理措施。
气候变化不仅影响耕地生产力,也使耕地种植品种和模式发生了变化。气候变化导致东北地区冬小麦种植北界明显北移西延,玉米晚熟品种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水稻田面积大幅增长;农牧交错带向东南方向扩展;积温增加导致蒸散量增加,加剧旱情,使旱带北移。另外,气候变化加剧了耕地流转的面积与速度。近10年来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持续干旱,降水量的显著减少导致了耕地转向草地、未利用地等;气候变化影响下的农业比较经济效益低,农民将耕地转为园地(果园、菜园等)、养殖用地,严重威胁着18亿亩耕地红线。因此,迫切需要加强气候变化影响下耕地利用的适应性和动态化管理,从而提高耕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极端事件的能力和弹性。
气候变化作为耕地利用管理策略制定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一直是相关领域关注的热点。耕地利用管理的评价指标包括土壤养分平衡、潜在产量与实际产量差、土地利用强度和利用的多样性、土地覆盖等短期的土地质量指标和长期的土地质量指标。
声明: 本文由( hxr )原创编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hxlww.net/17823/hxlwfb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