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资源库 作者:hxr 评论:0 点击: 425 次
从两个世纪前的1824 年英国人阿斯普丁发明水泥以来,水泥作为基础原材料为人类的文明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水泥仍将是人类社会的主要建筑材料,还将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1949 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水泥产量只有 66 万吨,1978年改革开放时水泥产量也才 6524 万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建设规模扩大,我国水泥产业发展很快。进入新世纪,2000 年水泥产量达到 5.97 亿吨。我国水泥工业经过六十多年发展和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到2011 年水泥产量达到 20.9 亿吨,水泥产量自 1985 年以来连续 27 年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水泥生产大国,水泥产量占到了全球一半以上。
2000 年,我国水泥产量虽然已近 6 亿吨,但产业主体仍然是立窑为主的小型企业,企业平均规模只有10 万吨,仅为世界先进水平的六分之一到十分之一;代表水泥工业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新型干法水泥产量为 9000 万吨,仅占总产量 14.1%,与发达国家 90%的水平相比,相差甚远。我国采用湿法、落后回转窑及立窑生产的水泥占总产量的 85.9%。在所有水泥窑中,日产 700 吨以上的窑外分解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有80 条,总生产能力只有 4000 万吨,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日产 4000 吨以上新型干法生产线只有 8 条,其中 6 条是外资企业所有,生产能力1040 万吨。其它落后小型干法回转窑和能耗高的湿法回转窑总生产能力 6000 多万吨。4.4 万吨/年以下小立窑还有 4400 多条生产线。世界其他国家仅有 200 台立窑,而我国还有 7883 台。日产 4000 吨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装备主要依赖进口,调整结构,产业升级,缺技术、缺资金、缺政策保证。
在 2000 年之前,建设一条日产 2000 吨水泥熟料生产线投资在7 亿元左右,进口设备用汇在 1000 万美元左右;建设一条日产 4000 吨水泥熟料线投资在 16亿元左右,进口设备用汇在 3000 万美元左右。当时采用国产技术和装备只能够建设日产 1000吨规模水泥熟料生产线,投资也需要 3 亿元左右。为了调整水泥结构,促进水泥产业升级,发展大型新型干法水泥成为主要任务。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如果不解决“低投资、国产化、上- 80 -大压小”等问题,完成水泥结构调整的目标不可能顺利实现。当时建设的日产 2000 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全部亏损,企业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信心大减,曾经一度出现了“干湿”之争,新型干法水泥产业发展步履维艰。
通过科技攻关和消化吸收再创新,我国日产 4000 吨、5000 吨、10000 吨水泥成套装备全部国产化,而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装备国产化不仅彻底改变了我国水泥工艺技术和装备依赖进口的局面,实现了自给自足,而且还出口到世界多个国家,并凭借优秀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打入欧美市场。目前中国水泥装备已占国际市场份额 35%左右。全球日产万吨水泥生产线有 16 条,而我国就占有 9 条。水泥技术和装备国产化,为水泥产业科学发展提供了支撑。
声明: 本文由( hxr )原创编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hxlww.net/17558/hxlwfb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