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标题

西汉初年《易》学发展的脉络

分类:论文资源库 作者:hxr 评论:0 点击: 486 次

中国历代学者的治学经验,都注重考据学和目录学,而治《易》学如果不明《易》家大略,不然不能全览《易》学发展的源流派别,也无法了解特定历史背景下诸多《易》家研究易学的不同特征。

通过对西汉建立到汉武帝元封年间一百年时间里的易学人物和易学发展历程进行探究,大体勾勒出了西汉初期易学的全貌,我们看到了汉初易学具有代表性的六部分:北方地区承 自孔子的易学系统的田何传《易》系统,这一系统是汉代易学的主流,西汉后期的以施雠、孟喜、梁丘贺为代表的官方易学主要承自这一系统。虽非“易家”,但也接触并精通“ 易”学的陆贾,陆贾不但在其著作《新语》中存在引用《易传》阐发义理的做法而且还发挥《易传》思想,提出“三圣”之说,在易学史上产生重要影响。应用《周易》占筮同时较为深入学习、研究《易传》的贾谊,他不但能够从义理方面对《周易》进行阐释,而且在其代表作《新书》当中更有多处引《易》论《易》之例,并且通过考证,贾谊许多所引《周易》与帛书《周易》存在许多关联。韩婴《易》学,在引用《周易》阐发义理的时候,常常采用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说,韩婴对于《易》的理解有很多不同于《易传》地方,这
些在其著作《韩诗外传》中多有所见。淮南九师易学思想,其著作《淮南道训》一书中不仅征引《周易》经文,而且把《易传》也作为经来看待,当中引用了《彖传》、《象传》、《文言传》、《序卦传》。还有长于卜筮的民间卜筮《易》家司马季主,他具有独特的易学卜筮思想和卜筮观点,他的卜筮以天地、四时为基础,注重卜筮之“礼法”和“道德规范”,在卜筮的同时又认为每个人今天的处境是由于过去所做的事情导致的,只需要反观历史便可知道祸福吉凶,而不必非要进行卜筮。

这一时期载入史册的所有治易之人都收录于此,可以从横向便览这一历史时期易家人物之全貌,也可以从纵向梳理这一时期易学传承之脉络以及众《易》家之间的关系。不仅能看到众《易》家的生平履历,也能过互现的方式将诸位易家的派别传承与相互关系作细致的了解。通过对西汉初期易学人物的考证可以看出,黄老之学占据了统治思想的地位的西汉初期,《易传》本身即已以其为主导,然而另一方面,在黄老之学得势的同时,诸子思想也十分活跃。它们互相碰撞,互相借鉴,互相吸收,不断改造自己,发展自己。




声明: 本文由( hxr )原创编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hxlww.net/14931/hxlwfb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