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论文资源库 作者:hxr 评论:0 点击: 520 次
秸秆养畜是秸秆综合利用历史最悠久、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我国组织改进秸秆喂饲价值的研究主要是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的。随后,在各地农业院校、科研机构、技术推 广部门的支持下,进行小规模的试点、示范。1987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与中国农业部合作,开始在华实施一批技术合作(TCP)项目(郭庭双,2003) ,其中根据协议中国派出一批青年专家赴北欧进修,学习秸秆处理及养畜技术;双方还在冀、豫两省选择数县作为秸秆养牛试点。经过三年努力,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功。1991 年 ,农业部畜牧兽医司就“秸秆养畜”问题组织了一场学术大辩论,“秸秆畜牧业”的地位初步得到确认。1992 年,国务院决定实施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并在当年安排了 10 个秸秆 养牛示范县。从此,我国养牛业结束了几十年发展较为缓慢的局面,进入高速发展的新时期。随后,国务院决定,仿照秸秆养牛示范项目的做法在全国实施秸秆养羊、养水牛和养 奶牛示范项目。至此,“秸秆畜牧业”开始形成,并成为国家的政策和广大农民的实践,在经济、生态以及社会效益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在秸秆养畜示范工程的带动下,通过推广秸秆青贮、氨化、微贮等技术,2008 年全国秸秆饲用总量达到 2 亿吨左右,牛肉、羊肉和牛奶产量分别由 1992 年的 180 万吨、125 万 吨和 503 万吨上升到 610 万吨、376 万吨和 3651万吨,分别增长 2.39 倍、2.01 倍和 6.26 倍。安徽、河南、山东等 16 个秸秆养畜大省,2008 年牛、羊肉产量分别占全国的 83.5%和 85.7%。
声明: 本文由( hxr )原创编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hxlww.net/14346/hxlwfb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