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政治哲学发表 作者:hxr 评论:0 点击: 1,316 次
建国以后,根据国家政治和外交工作需要,1950年7月,我国制订了与波兰、捷克等东欧五国当年交换留学生的计划,自此揭开了中国来华留学教育史的帷幕。
建国初期,我国采取的是“亲苏、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与前苏联、东欧等一些社会主义性质国家的关系比较密切,留学生交流自然比较多。1954年万隆会议以后,我国与亚非等发展中国家的交往得到加强。作为履行国际援助义务,我国积极接受了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的大批留学生。期间,日本、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也相继派遣少量留学生来华学习。
至1966年9月,来华留学工作因文革爆发而全面中断。据统计,从1950一1965年,我国共接受来自70个国家7259名外国留学生,分布在我国128个学校,巧4个专业学习。
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主要领导人对留学工作一直高度重视,尤重接受东欧、前苏联等性质相同的国家及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这一时期颁布的《外国留学生工作试行条例(草案)》、《对于我国与各友好国家互派留学生的几项做法》、《关于接受外国留学生入中国高等学校学习的规定和接受外国留学生注意事项》等法规性文件,对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起了重要的规范和引导作用。
如在1962年颁布的“外国留学生工作试行条例(草案)》中,对来华留学教育的目的、任务、工作方针、接受工作、教学工作、思想工作、政治活动管理、生活管理、社会管理、经费开支、组织领导等内容,做了全面、系统的规定,是对建国后来华留学教育工作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
声明: 本文由( hxr )原创编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hxlww.net/12492/hxlwfb
近期评论